|
 |
|
類別名稱:登在媒體的病例資料 -> 週三記者會稿 ->
|
|
文章出處:許明隆 醫師 | 常見度: 閱覽次數:33933 | | |
一般人出現頭皮癢、頭皮屑,最常見的原因是清潔衛生及個人體質問題所引起,某些特殊體質者,如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會產生極多頭皮屑、發紅、發癢,或臉上、鼻子兩側、眉毛附近脫屑發紅的溼疹現象,這種現象常因睡眠不足、工作壓力而惡化,一般用去頭皮屑的洗髮精及外用藥膏,加上正常的生活習慣通常可使減輕。
除此之外,成年的女性朋友,若常有頭皮癢、掉頭髮的困擾,在接受診斷為頭皮屑或脂漏性皮膚炎的同時,說不定也有可能是罹患了頭癬,這是一種極易被忽略,但治療效果顯著的皮膚病。
成人脂漏性皮膚炎通常以男性患者較多,而頭癬則幾乎全發生在女性,原因可能與男性荷爾蒙刺激皮脂腺,可產生具有殺菌性的脂肪酸有關,而少數女性皮脂腺分泌較低,較易受到感染,雖然不幸運,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反而是較好的,因為頭癬只要診斷出來,正確用藥都可使之完全治癒,不再有頭皮癢、掉頭髮的困擾。
成大皮膚部在近十年中接獲二百零三位病例,除孩童病例六十例外,在一百四十三例成人病例中僅有一例為男性,其他皆為女性,這些人半數以上頭皮症狀超過一年以上,也就是說病人常輾轉於各門診求醫,但都無法正確診斷為頭癬,以致於當成一般頭皮屑或脂漏性皮膚炎治療,可見此病極容易被忽略、誤判。
造成被忽略的原因,主要是台灣地區的頭癬致病菌很多是由堇色髮癬菌及斷髮毛癬菌引起,臨床上引起的斷髮並不造成大塊面積的掉髮,而是散在性的斷髮,看不到明顯的禿髮,而且皮屑有時也不多,而少數造成明顯發炎、發紅、腫脹的情況,又容易被誤為細菌感染,被當成毛囊炎來治療。
頭癬感染侵犯到髮根最深處,通常整根頭髮被黴菌吃光而被孢子所取代,整個頭上的孢子是不計其數的,這時可引起家族內傳染,尤其小孩子較容易被傳染。根據成大皮膚部的經驗,有些是母親或祖母有數十年的感染病史,直到傳給小孩,發現小孩有症狀帶去就醫,才發現大人已感染多年。
目前,皮膚科門診中已可使用皮脂測定儀,來測知病人皮脂腺分泌狀況,從而了解病人是否有易感頭癬傾向。
若妳有頭皮癢、掉頭髮的症狀,又覺臉上膚質較乾,不妨到門診做詳細檢查,或許多年的困擾可以獲得解決呢!
頭癬的治療,一般來說只用外用藥是不夠的,舊式口服抗黴菌藥物二至三個月,或新發展的口服抗黴菌藥一至二月就可根除此病,而掉頭髮的地方只要沒有疤痕,都可以再長出濃密的頭髮。
|
寄給朋友 |
|
 |
|